![]() ![]() |
在全面推進“智慧消防”建設的基礎上,按照“急需先建、內外共建”的方式,近兩年重點抓好“五大項目”建設,實現動態感知、智能研判、精準防控,為消防工作和部隊建設提供信息化支撐。
(一)建設城市物聯網消防遠程監控系統
1、打造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“升級版”,綜合利用RFID(射頻識別)、無線傳感、云計算、大數據等技術,依托有線、無線、移動互聯網等現代通信手段,整合已有的各數據中心,擴大監控系統的聯網用戶數量,完善系統報警聯動、設施巡檢、單位管理、消防監督等功能。在傳統監測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運行狀態及故障、報警信號基礎上,利用圖像模式識別技術對火光及燃燒煙霧進行圖像分析報警;監測室內消火栓和自動噴淋系統水壓、高位消防水箱和消防水池水位、消防供水管道閥門啟閉狀態、防火門開關狀態,利用單位視頻監控系統監控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、消防控制室值班情況;接入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或裝置,實時監測漏電電流、線纜溫度等情況;研發手機APP系統,動態監控、立體呈現聯網單位消防安全狀態,全面提升社會單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消防監督執法效能。
2、依托“智慧城市”建設,調整城市物聯網消防遠程監控系統運營現有的“中介模式”,推行由政府投資運營或政府委托有關機構運營的“政府模式”。各級公安消防部門主動向當地政府報告,申請專項經費投資建設,單位免費接入,每年安排運行經費預算,不向單位收取運行管理費,不增加單位經濟負擔,確保系統有序建設、規范運營、健康發展。
3、在直轄市、省會市、首府市以及計劃單列市基本建成的基礎上,逐步向有條件的城市推開物聯網消防遠程監控系統,2018年底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并投入使用。目前已建成系統的城市,2017年底70%以上的火災高危單位和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高層建筑接入系統,2018年底全部接入。新建系統的城市,2018上半年30%以上的火災高危單位和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高層建筑接入系統,2018年底全部接入。
(二)建設基于“大數據”“一張圖”的實戰指揮平臺
1、充分運用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移動互聯網、地理信息等技術,依托公安網(消防信息網及指揮調度網)、邊界接入平臺和公安PGIS地圖,實現滅火救援的一張圖指揮、一張圖調度、一張圖分析、一張圖決策。災情信息實時化,通過城市重大事故及地質性災害事故救援兩大應急通信系統,實時獲取災害現場圖像、語音和數據,掌握災情動態及發展態勢;作戰對象精準化,逐級匯聚一體化消防業務信息系統等數據,關聯作戰對象的地理位置、概況、結構、消防設施和數字化預案,以及周邊道路、水源、重大危險源等信息,為分析研判作戰對象提供立體式支撐;力量信息精確化,優化基礎信息采集維護手段,實現轄區消防隊站、多種形式消防隊伍、裝備器材、保障物資等信息上圖展示,為科學指揮和力量調度提供準確信息參考;作戰指揮可視化,應用位置定位、物聯網、移動指揮終端等設備,掌握調動力量所在位置、數量和狀態,實現移動式信息推送、一鍵式力量調度和前后方信息交互;通過共享對接政府應急聯動部門、社會應急聯動單位、聯勤保障單位等信息資源,提高接警出動、聯合處置、聯動協同效能。在深度整合信息資源的基礎上,實現滅火救援信息要素的“一張圖”展示和“大數據”分析,為各級指揮員提供輔助決策支撐,不斷提升部隊滅火救援科學化、智能化水平。
2、各級平臺按照“統一數據標準、統一關鍵技術、屬地組織建設、體現層級差異”的原則建設,確保在指揮體系上的完整和數據的共享互通。部消防局平臺突出全國信息資源共享查詢分析、國家級應急聯動指揮、宏觀態勢研判和跨省指揮調度;總隊平臺發揮承上啟下作用,突出對屬地災情處置和作戰指揮的精確管控;支隊平臺在拓展現有消防接處警系統功能的基礎上,建設個性化研判分析工具和輔助指揮應用,突出各類信息收集、上報、精細化指揮和全過程科學戰評。
3、2017年底,各總隊、支隊按照《城市重大事故及地質性災害事故救援應急通信系統建設技術方案》,完成全國10支應急通信保障分隊和兩大應急通信系統示范建設;按照《實戰指揮平臺建設技術指導意見》,完成本級實戰指揮平臺建設或升級改造項目方案編制立項,實現10類基礎信息采集、上報,并在本級地圖上加載,滿足部消防局實戰指揮平臺調用需要。2018年底,總隊、支隊按技術方案和技術指導意見,完成本級實戰指揮平臺建設、升級改造及兩大應急通信系統建設,實現部消防局、總隊、支隊三級實戰指揮平臺聯網運行,各類信息資源數據在平臺上實現常態化采集維護。
(三)建設高層住宅智能消防預警系統
1、結合當地智慧用電、用氣、用水系統建設,整合高層住宅建筑各類監控系統和視頻資源,建立智能消防預警系統。在新建高層住宅應用城市物聯網消防遠程監控系統,對消防設施、電氣線路、燃氣管線、疏散樓梯等進行實時監測。在老舊高層住宅建筑加裝應用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器、簡易噴淋裝置、火災應急廣播以及獨立式可燃氣體探測器、無線手動報警、無線聲光警報等設施。
2、研發手機APP系統,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將各類監測信息與手機互聯互通,消防監督員、公安派出所民警、社區網格員、物業管理人員、微型消防站隊員以及樓棟居民,可實時接收火災報警信號,查看消防設施、安全疏散、電氣燃氣等各項監測數據,實現高層住宅消防安全信息化管理。
3、結合城市物聯網消防遠程監控系統,同步建設高層住宅智能消防預警系統。目前已建成城市物聯網消防遠程監控系統的城市,2017年底70%以上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高層住宅接入系統、應用APP平臺,2018年底全部接入應用。新建系統的城市,2018上半年30%以上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高層住宅接入系統、應用APP平臺,2018年底全部接入應用。2018年上半年,50%以上的老舊高層住宅加裝簡易消防設施,2018年底全部加裝。
(四)建設數字化預案編制和管理應用平臺
1、充分利用物聯網、移動互聯網及各類傳感器技術,采集作戰對象的基礎數據和部隊基礎信息,制作滿足部隊日常熟悉演練、作戰指揮需要的數字化預案;預案能夠通過全景、三維建模等方式展示滅火救援要素,動態展現災情演變或作戰效能;預案管理應用平臺與119接警調度系統、“六熟悉”管理系統和實戰指揮平臺進行融合、雙向互通,在現場可實現力量查詢、地理信息測量、作戰部署標繪、輔助單兵定位等功能,輔助指揮員開展計劃指揮和臨機指揮;在室內開展熟悉演練、戰例復盤、作戰指揮推演、三維場景展示,輔助指戰員開展業務學習。
2、部消防局研發數字化預案管理應用平臺,規范預案輸出和數據交換格式,研發“六熟悉”管理系統,自動采集重點單位基礎信息和動態信息數據,同步導入一體化信息系統基礎信息,實現“一張圖”可視化管理;各地根據預案等級和作戰指揮需求,采取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二維圖片、全景照片、三維立體建模、無人機傾斜攝影等技術編制數字化預案。
3、2017年底前,總隊、支隊和中隊完成數字化預案模版;2018年6月前,完成預案管理應用平臺研發,與實戰指揮平臺、熟悉演練平臺、移動指揮終端的無縫聯接;2018年底,各地完成總隊、支隊級預案編制,實現案例復盤、模擬演練培訓,各中隊級預案完成50%,實現移動終端遠程查詢,作戰指揮中心遠程推送。
(五)建設“智慧”社會消防安全管理系統
1、各地特別是國家“智慧城市”試點地區,要主動爭取當地政府支持,協調綜治、科技、工信、住建等部門,將“智慧消防”納入“智慧城市”建設總體規劃,在匯聚整合消防部門數據資源、強化“縱向貫通”基礎上,重點強化與政府有關部門數據的“橫向交換”,形成外部數據“為我所用”、輸送數據“共治共享”的工作格局。
2、提請當地政府將“智慧消防”嵌入“智慧城市”管理,重點將監管部門、行業部門消防管理責任納入城市綜合管理服務“一張網”,各司其職、各負其責,在各自行業領域同步落實消防管理,建立起政府統一領導下的監管部門、行業部門、基層組織、社會單位齊抓共管的消防安全責任體系。
3、積極創新社會消防管理,引導社會單位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建立單位內部消防安全管理系統,實現消防安全信息網上錄入、巡查流程網上管理、檢查活動網上監督、整改質量網上考評、安全工作網上研判,強化落實主體責任。引導消防產品生產企業提供產品終身服務,鼓勵企業的遠程服務系統免費接收聯網用戶信息。結合社會信用信息平臺建設,建立消防安全誠信信息系統,完善消防安全不良行為“黑名單”制度,建立消防誠信信息與相關部門的互通互認機制。
4、拓展社會公眾消防安全服務平臺功能,完善“統一受理、協同辦理、按需發布”的服務模式,豐富信息服務資源,創新信息服務手段,增加執法透明度、簡化優化服務流程、提高辦事效率、提升群眾滿意度。